□ 馬星輝 太上老君嚴(yán)峻道:“你的凡心私念一動,我便知之,適才為師與玉帝在交談之時,你做了些什么,難道你自己不知道?” 聽太上老君這么一說,三孩兒這才恍然大悟,自知一舉一動皆瞞不過師父天尊,不由勾著頭不敢吭聲。 太上老君和緩了些神色道:“你也不必沮喪,此也是天數(shù)所定,看來你必去凡間一走。常言道,禍兮福所倚,此次雖是被貶下凡,或有功德無量于將來,并非盡是壞事。但你切可記住,眼下凡間正處亂世之時,世人爾爭我奪,人心不古。你的使命一者于凡間傳我《道德經(jīng)》,弘揚我道教之精髓;二來助那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于天下,救百姓蒼生于水火之中。我自會在凡間的邵武之地與你尋一個有緣人家托身是也?!?/p> 三孩兒乃是聰穎慧根之人,聞得太上老君的這番言語,當(dāng)即唯喏應(yīng)道:“徒兒一切聽從師父安排便是。但徒兒只是不明白,天庭歷來以為除卻中原之地外,余皆為匪夷之地。我所投胎的所在為何不是北方的中心之地,卻是在荒僻的閩北大山?” 太上老君沉吟道:“這其中自有緣由道理,你不必多問究竟,為師只是告訴你,前生今世你與張、朱兩姓緣分不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將來就會明白也。你此次凡間經(jīng)歷磨難多多,你要好自為之,切莫讓為師失望?!?/p> 三孩兒唯喏道:“徒兒還有一點須請教師傅,你的《道德經(jīng)》深奧難懂,那世人淺膚、懵懂無知,如何才使他們知曉道理?” 太上老君道:“凡事一切遵從天道便是道理?!?/p> 三孩兒問:“何謂天道?師父能具體則個?” 太上老君說:“天道,深不可測,但天道是看得見的,體味得到的。譬如,有忠孝心,忠于國家民族,孝敬父母長輩;有好善心,見人之危,則扶持幫助。見物之危,則救活解脫,盡己之力而為;有慈悲心,天下人心雖不齊,好惡有別,禽獸昆蟲、草木亦同此生機(jī),保護(hù)生態(tài)平衡;有平等心,心中無富貴,眼中無貧賤,言行無勢利,一視同仁?!?/p> 三孩兒點頭:“師尊盡可放心,徒兒既去凡間一趟,定揚我道教大成,決不會讓師父失望!” “如此便好!只挨時辰一到,你便即刻下凡,不可有所延誤!” 三孩兒有些依依不舍地嘆道:“只是徒兒一旦涉入塵世,恐難免會迷亂心智,不知何時安能再返天庭,回歸玉清之地?” 太上老君安慰道:“徒兒此次離天庭到凡間,乃定數(shù)使然,為師亦不能逆拗也。但你有此回歸念想,足見有清修道力,仙緣不斷。若問前途事,為師此時還不能預(yù)言過早,當(dāng)看你去來自如的緣分也?!?/p> 三孩兒聞言,知再說無益,只好起身整了整衣衫,神情肅然伏在地上向太上老君涕道:“徒兒今后不能侍奉師父身邊,還望你老人家多多保重!更莫要把徒兒遺忘在凡間紅塵,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 太上老君道:“三孩徒兒莫要憂慮,為師心中自是有數(shù)!” 次日天微亮?xí)r,玉清宮裊裊升起一柱閃閃紫氣,繼而化成一顆明亮的流星飛向人間東南。此時太上老君正在宮中閉目養(yǎng)神,睜開雙眼望著流星的去向,自語道;“我徒已向凡塵邵武去也!”這正是:“無根樹,花正無,無影無形難畫圖。無名姓,卻聽呼,擒入中間造化爐。運起周天三昧火,鍛煉真空返太無。謁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兒大丈夫?!庇笫氯绾危空埪犗禄胤纸?。 南武夷人間福地 坎下村君寶問世 南宋景定五年(1263)春天。福建邵武。 綿延千里的武夷山脈南麓,有一個地方甚是靈慧嫻雅、四季分明、山清水秀、寧靜吉祥。它北鄰江西、南瞰八閩、東朝大海、西接圣地;上有北斗七星高照,下得山水造化之功,被天庭冊封為凡間七十二福地之一。 邵武之所以被封福地,自是有它的緣由道理。但凡上天所賜封的福地,定然是吉祥和氣、平安清寧!少有兵血戰(zhàn)亂,天災(zāi)人禍之害,更不會有瘴雨蠻煙、農(nóng)物絕收之慮,也無大旱望云霓,大雨恐滂沱之憂。查閱邵武縣志,自建城伊始,至南宋今天,已1200年有余,邵武百姓從未有過背井離鄉(xiāng)、流離失所、乞討為生的情形發(fā)生。屈指可數(shù),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05),閩北境內(nèi)曾發(fā)生過百年一遇的大洪災(zāi),閩地其他縣州早已形成沒城之澇,大水高高漫過屋頂,百姓們?nèi)缦伆銧幭嗯蕵涞菐r,叫苦連天,逃生不及。但邵武城始終沒有淹過縣衙門所在地一尺之高,就是低洼處的淹城之水至多不出一天,便知難而退。 說起這邵武的諸多好處來。難以言表,城內(nèi)城外、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各自有一番好風(fēng)景,城內(nèi)市井繁華、人口稠密、物阜民豐、生機(jī)盎然,呈一片繁榮景象;城郊四處風(fēng)生水起,景色宜人,但見青山隱隱、綠水迢迢;西有熙春山,南面有福山,東立靈猴山,北倚是壽山,據(jù)此四面山勢風(fēng)水排列,實乃一個宜居的人間福地。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