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视频网站,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legend id="4i225"></legend>
    <legend id="4i225"><u id="4i225"><thead id="4i225"></thead></u></legend>

    
    

    1. 滾動新聞:多政策為企業(yè)“松綁” 破解企業(yè)降杠桿難題 福州7月1日起實行新規(guī)
      當前位置: 邵武新聞網(wǎng)>人文邵武> > 正文

      黃峭故里 古韻坎頭

      2021-03-03 11:17:48 來源:   責任編輯:   

       

      黃氏峭公祠
      俯瞰坎頭村
      趙氏祠堂(荷塘)
      惠安祠殿
      和坎公路
      坎頭古樟樹公園
      黃峭墓

       

       □ 柯明河/文 顏志發(fā)/攝


        云煙如夢浴新妝,

        茶山綿延入畫卷。

        遣子出行遍四方,

        不是英雄枉少年。

        在邵武西南之地,莽莽群山間,潛藏著一個小村莊,它寧謐端莊,又不失豪邁奔放。置于層疊山巒之下,遠離塵囂,落落大方,聲名在外。褪去面紗,它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就像一位羞澀的女子,款款而來,猶抱琵琶半遮嬌面。她有一個絕耳的名字——坎頭,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初聞坎頭,總覺得名字極為拗口,卻不知其名的奧妙。這個村莊雖小,卻承載了太多遠在外的游子后裔鮮活的記憶,那是永遠不能磨滅的血脈相連,寄予了太多游子的鄉(xiāng)愁別戀。

        仰望千年樹齡的古樟樹,撫摸墻角斑駁的黃氏宗祠,撞響惠安祠檐角的銅鈴,跪膝叩拜黃氏公墓,行走在茶園山間,游弋于半畝荷塘,好似穿越了千年的光景,聆聽她的歷史人文,好像與時間在對話。

        村落田園,美麗畫卷

        坎頭村坐落于獅山腳下,環(huán)抱廣袤田園,天光云影相間,盡顯鐘靈玲瓏秀氣。

        沿著和坎公路疾馳來到坎頭村,村道田園無垠,樹木蔥郁,阡陌之間,雞鳴犬吠。村中古建筑林立,鱗次櫛比,宗祠古厝,印跡斑駁,承載遠在外的游子難以割舍的血脈,抹不去一縷鄉(xiāng)愁記憶。見證光陰輪換,歲月變遷,不變的是維系的情緣,這是生長的地方,是魂牽夢縈的地方,更是根之所在,靈魂的皈依。

        村口的古樟樹虬蔥蘢,蒼勁有力。孕育千年的靈氣,舒展枝杈,盡顯勃勃生氣活力。這樣的古樹何時栽種,已經(jīng)無可考證?,F(xiàn)今的毅力挺拔,仿佛凝固了歲月,驚羨千年的時光。歷史鐫刻在圈圈的年輪上,向著蒼穹無限生長的枝干,也許在告知你在底下經(jīng)過的人換了又換,它卻依然安詳在那里。當?shù)卣畬τ诠艠涞谋Wo不遺余力,圈出地塊,將其設立為園,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的樟樹公園,這就是對于生態(tài)文明建設重視的最好見證。

        半畝荷塘,一鑒初開,源頭活水,汩汩而來。一到盛夏,趙氏宗祠外的荷塘,蓮花盛放,荷葉田田,蓮花朵朵,微風過處,荷香撲面。蓮花的出淤泥不染,粉嫩嬌艷,與這里的宗祠古建相得益彰,共同繪制出一幅絕美和諧的畫卷。

        黃峭故里,人文之地

        下城橋畔,惠安祠殿,歷經(jīng)風霜。其占地面積1000多平,坐西朝東,四合院落,布局合理,封火馬頭墻,屋面鋪鐵瓦,樓內天井,戲臺廊樓,道不盡滄桑流年,又滲透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每年農歷八月初四,盛大的擺果臺活動,在此舉行。供奉盛況,一時空前,被稱為“和平一絕”。

        上井有一座海內外黃氏后裔心目中的圣地——黃峭公祠。重建于光緒十五年,1921、1994年分別經(jīng)過重新修繕,1997年被列為邵武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jù)傳,后唐工部侍郎黃峭曾作遣子詩,教育子孫,自強自立,開拓創(chuàng)業(yè)。如今這里長興不衰,香火日盛,吸引了海內外后裔前來尋根認祖,體現(xiàn)了坎頭豐富的文化信仰和黃氏后人敬祖重孝的美德,成為了聯(lián)絡海內外黃氏后裔的橋梁和紐帶。

        黃家林內,碑刻肅立。迄今已有千年的黃峭墓,坐北朝南,北面層巒疊嶂,南面眼界開闊,風景秀麗,在歲月的消磨中,最初的碑刻已經(jīng)蕩然無存,現(xiàn)存墓碑重建于1783年,墓體呈圓形,居中做圓形隆起,外圍砌石壁,底面平鋪紅色砂巖塊石;內徑2.9米,外徑4.2米,面積13.66平方米。青石板的墓碑居中立于墓體之后。墓塋的前方刻著“江夏家聲遠,穎川世澤長”的楹聯(lián),高度概括了黃姓家族的歷史淵源。

        茶韻悠悠,碎銅余香

        莽莽青山,連綿起伏,層層疊疊的綠色波浪,就像流動的風景,追尋一山茶園的曲線,以及一片茶葉的清香,千畝碎銅茶園一覽無遺。

        這里的茶有一個特殊的名字——碎銅茶。聞名遐邇的碎銅茶,產于邵武和平古鎮(zhèn)留仙峰頂。采集天地靈氣,朝聞夕露,親留仙土地方澤,生長于亂世巖縫的挺拔,造就一縷芳醇。留仙峰寺張三豐的修道傳奇,更是為它蒙上一道神奇的色彩。它內含單寧酸、咖啡堿等元素,茶多酚含量更是相比其他茶種驚人,降脂降壓、涼血化石、清脾治哮喘等功效奇多,不僅能碎銅,還能益壽延年,堪稱茶種之品,人間之絕。

        近年來,和平鎮(zhèn)引進邵武地標碎銅茶種植項目,由邵武市進士茶樹良種推廣專業(yè)合作社投資建設,總投資800萬元,種植規(guī)模1200畝,依托坎頭村傳統(tǒng)古村落,致力發(fā)展碎銅茶地理標志,已經(jīng)入選南平“武夷山水”品牌。

        如今,碎銅茶已經(jīng)成為當?shù)氐牟栉幕?,在每個人的心中,眷戀的不僅是那一縷茶香,還有烙印在心底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愁。呷上一口剛泡開的碎銅,入喉甘甜爽口,不由得那些茶人茶事,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全都浮現(xiàn)眼前,眼角的淚水充盈,這里曾經(jīng)是生長于斯的地方,好長一段時間,都只愿走在層疊的茶園隴上,試圖喚醒那些有關于碎銅茶的記憶,隨著那一聲采茶的呼喚,漸行漸遠。

       

      分享到:
      微觀邵武
      ICP備案:閩ICP備2021003539號 福建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200012]
      主辦單位:中共邵武市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邵武市融媒體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6227918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舉報郵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聞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