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7點多了,今天元宵節(jié),還是要很遲回來嗎?” “是的,媽媽是黨員,這種時候就得沖在第一線?!?/p> “好,我來準備吧,你記得帶點火鍋料就好了,等你一起過元宵?!?/p> 元宵夜,市第一幼兒園的陳奕奕接到了13歲女兒的電話,在愧疚的同時,心里五味雜陳。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陳奕奕的丈夫就一直在武夷新區(qū)抗疫一線堅守崗位,中途只回過一次家,無法分擔家中的事情。她一人要兼顧女兒生活學習、單位工作、小區(qū)志愿者三方面的事情。 在領域小區(qū),她是臨時黨支部的宣傳委員,每天除了在大門口輪流值班、排志愿者值班表,還要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入戶發(fā)放宣傳材料、勸導居民“不串門、不聚集、不扎堆”。遇到值班人員不夠的時候,她就自然而然地頂上,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勸導和核查、進行信息登記等。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她已經(jīng)參加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務24次。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凝聚起一股戰(zhàn)勝疫情的正能量。 在單位,她是第一幼兒園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多次與園長共同商討有關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各項預案。一次,為了討論出一份科學、合理、有效的工作預案,她們倆一直商討到凌晨才休息。而作為幼兒園行政值班人員,她總是提前到崗,最后一個離崗,做好當天值班的各類臺賬記錄。有時候同事的孩子生病不方便出門值班,一個電話,她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元宵節(jié)當天,女兒的關心讓陳奕奕倍感欣慰。7點多到超市買火鍋料時,貨架上早已空空如也,回到家后,她發(fā)現(xiàn)乖巧懂事的女兒已經(jīng)把火鍋底料燒好,就連青菜也切好了。雖然切得很難看,但是她知道這是女兒對媽媽的體貼,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女兒也在這場戰(zhàn)“疫”中成長了、懂事了。 深夜,拿著女兒為武漢加油制作的手抄報,看著熟睡的女兒,陳奕奕知道自己虧欠女兒的太多,但是使命所然,她知道唯有同疫情抗衡到底,才能對得住胸前的黨徽。(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