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道 若文 在夯實政和經濟發(fā)展基礎的同時,廖俊波把精力放在了民生事業(yè)上,他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天下鄉(xiāng),在政和縣石屯鎮(zhèn)的石屯中學,他看到教學樓的墻上嵌著這樣一塊石碑——“石屯鎮(zhèn)教育基金會出資芳名榜”。這個鄉(xiāng)鎮(zhèn)的民間教育基金會,激起了廖俊波為教育經費短缺成立全縣教育基金的念頭,在全縣推廣民間教育基金會。在他的倡導下,政和縣、鄉(xiāng)、村三級共成立了13個教育基金會,募集資本金超過1億元,全部用以獎勵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學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以及資助家境拮據的學生。在后來的五年,政和用這筆基金共發(fā)放獎金2800萬元,惠及5000多名師生。對一個當時財政收入僅1.6億元、欠發(fā)達的縣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的巨款。由此,政和的教育事業(yè)大為提升。 深秋的一個晚上,廖俊波帶著分管教育的副縣長悄然夜訪政和一中。在學校他很仔細地翻閱了學生的作業(yè)本、老師閱讀的書刊,直至學生們晚自習結束后,還與校長魏明彥聊了足足快一個小時。廖俊波把魏校長的傾訴與建議都寫在了本子上,記在了心頭上?;厝ズ蟛痪茫c縣長商量決定:不僅僅靠教育基金會,縣財政再困難也要增加教育經費,改善教育環(huán)境。 魏明彥還清楚地記得,2012年的冬天,遇上了多年不見的極寒天氣,天氣預報說第二天要下雪,政和一中有1200名住宿生,但學生宿舍僅能容納100人,剩下的學生都零散租住在學校附近的民房里。 “不能讓孩子凍著!”廖俊波連夜和分管教育的副縣長帶隊到學生宿舍和附近民房中,逐室逐門查訪學生有沒有受凍?!耙欢ㄒM快新建學生宿舍,給所有住宿生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 探訪過后,廖俊波籌措資金,新建學生宿舍。如今,政和一中1200名住宿生都搬進了嶄新的學生宿舍,每個宿舍都有獨立衛(wèi)生間和洗衣房。 每年高三畢業(yè)班的省質檢分析會,廖俊波必定是要參加的,不管多忙。這在全省、全國都是少有的事。他對政和教育的不遺余力,甚至讓同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妻子都感到羨慕,為政和的教育工作者高興。只是廖俊波自己沒意識到而已。有一次,他要求愛人給政和的教育工作提點建議。林莉聽了有些不無妒忌地道:“縣委書記管教育上心的如此細膩,我真為政和的老師們感到高興。但你是不是忘了,我們南平一中跟你們政和一中可是競爭對手喲?” 2013年,政和一中結束了25年來沒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歷史。聽到這個喜訊,廖俊波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面,溢出的淚水濕了他的雙眼。是的,沒有誰會深深地理解與體味出一個教師出身的縣委書記對教育工作的深厚之情。 2014年,南平市第一醫(yī)院在全市范圍洽談縣級醫(yī)院托管改革。不少縣級政府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廖俊波認為,市級醫(yī)院接管以后,政和縣的醫(yī)療水平必然會提升,是能讓全縣人民享受更好醫(yī)療服務的大好事。在很短的時間內,南平市第一醫(yī)院政和分院簽約、揭牌,政和縣醫(yī)院成為南平市首個實現托管的縣級醫(yī)院,給這家二乙醫(yī)院帶來了三甲醫(yī)院的管理、人才、技術,讓政和人民在家門口享受到比以前更好的醫(yī)療服務。 2013年,廖俊波在政和建設了一個占地30畝政和文化廣場并投入使用;2014年9月,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樓投入使用。文化廣場和文化大樓建設總投資1.2億元,在工程建設期間,他多次到現場指導政和電影院裝修工程和文化廣場音樂噴泉工程。 在廖俊波的影響下,政和文化部門亦積極主動,以干得助,克服經費困難,想辦法籌集資金來做好文物工作。對政和第一支部舊址、嶺腰后山橋、鐵坑殿等9個文物單位進行修復,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政和有10個省保單位。同時積極做好木拱廊橋申遺工作,政和縣嶺腰后山橋、澄源赤溪橋、外屯洋后洋等3座木拱廊橋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成功舉辦第五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美國、德國、意大利等中外學者123人參加研討會。 政和的文人們對廖俊波贊譽有加,心服口服。縣文體局長羅小成回憶說:“廖書記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句話,‘經濟是體,文化是魂。’講到我們文化工作者的心坎上了。他抓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始有終、有辦法、有成效。在他的身上似乎永遠有一股使不完的勁。他的講話張弛有度,有感染力,很能鼓舞人心,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干工作,做好工作?!?/p> 其實政和的山鄉(xiāng)巨變,又何嘗不是酷愛文學的廖俊波的一個優(yōu)秀“作品”。為了這部“作品”,廖俊波潛心創(chuàng)作了四年多,付出了多少的艱辛與心血?當然這是他一生眾多優(yōu)秀“作品”其中的一篇,這篇“作品”獲得了最高榮譽獎——全國百名優(yōu)秀縣委書記,得到了黨和人民的認可。在“一切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的號召下,他帶領政和人激情創(chuàng)業(yè)、奮起直追,百業(yè)振興、萬馬奔騰。 2013年以來,政和縣大翻身,不但脫掉了全省倒數第一的窮帽子,還連續(xù)三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fā)展十佳。 當地的老百姓感慨萬千,在珠山灣大橋工地醒目處寫了一首順口溜:“五星紅旗高高立,黨的光輝照大地;政和人民好福氣,上級派來了個好書記;建橋修路順民意,為民辦事講實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