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视频网站,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legend id="4i225"></legend>
    <legend id="4i225"><u id="4i225"><thead id="4i225"></thead></u></legend>

    
    

    1. 滾動新聞:多政策為企業(yè)“松綁” 破解企業(yè)降杠桿難題 福州7月1日起實行新規(guī)
      當前位置: 邵武新聞網>人文邵武> > 正文

      “我和邵武共成長”征稿——與“地主命運”抗爭到底

      2019-07-01 15:50:59 來源:   責任編輯:   

      □傅劭生


      我出生在一個封建社會地主家庭,13歲時因父早逝,與母相依為命。1951年正月土改時,家庭成份評為“地主”。母親無力供我續(xù)讀,讀到初二輟學回家??晌夷暧撞粫N田,在家碌碌無為,總想走出家門找工作。

      1952年10月我19歲,投考了“建陽小學師資短期訓練班”,學習六個月即分配工作。殊知,只學習四個半月,上級通知:動員全班200余名學員回家“生產待命”。理由是暫不推行“五年一貫制”。如此我只得拖著沉重的雙腳回家。

      “生產待命”待到1953年秋,邵武糧食局招收臨時干部,我憑“生產待命”證明優(yōu)先錄用,分配到大埠崗糧站工作。其間,經親友介紹與大埠崗李翠華訂了婚??砂肽旰贤跐M因“地主”成份被遣散回家。后來經妻子的舅舅黃炳厚在人事局工作,經他介紹到縣供銷社,即于1954年3月由縣社分配到謝坊基層社,半年轉正。如此總算安定下來,一直干到1957年12月因搞“清理階級隊伍”運動,未能幸免,又因成份問題被清退回家。這笫三次一落農村就是23年之久。

      1958年8月縣政府黃賢武同志下派到桂林公社下嵐大隊任書記。他看到下嵐少年兒童多,可沒有學校,就決定在下嵐辦一所“民辦小學”。讓我任“民小教員,”年工資2400個工分,參加隊里分紅。教了十年民辦,又適逢“文革”,于1969年5月被紅衛(wèi)兵造反趕“地主”回家。

      找工作屢屢受挫,只怪命苦。之后,在生產隊勞動,熬過了艱難的十年。1981年11月,我接到縣委落實政策“通知書”,那年我已47歲,分配到桂林供銷社工作。1994年,我光榮退休。

      退休后,我與事業(yè)有成的兩個兒子住進了邵武城內,享受兒孫繞膝天倫之樂??晌以诩覠o所事事,無聊至極。心想,為人總要有追求和夢想才是。于是萌發(fā)了學習“寫作”。老伴也鼓勵我說:“你當過秘書,學習寫作肯定能行。”我便從1998年11月初開始學寫小文章并投稿。在12月19日“邵武報”上發(fā)表了我的處女作“黨給了我第二人生”。我興奮不已。從此引起我寫作興趣。以后每年陸續(xù)向邵武報、閩北日報、幸福邵武等報刊投稿,發(fā)表小文章。二十年來,投稿散文120多篇,已發(fā)表過的小文章至目前為止有89篇,且在2007、2008連續(xù)兩年獲得“那年那人那事”、“建國六十周年”征文比賽優(yōu)秀獎。這也算是我畢生的文學成果吧。

      此前,在政協(xié)文史資料笫25輯選登散文七篇,29輯選登三篇。“幸福邵武”分別在14期18期29期各刊登散文一篇。還有“閩北民俗”、(2016、2017、2018)連續(xù)三年發(fā)表小作?!吧畚湮乃嚒?、“武夷”等刊物均有發(fā)表小文章。

      2011年5月,我還出版了第一本書“三十年風雨路”。印刷100本,花費2000元,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2015年3月,經好友黃文生介紹,我加入了“邵武詩詞楹聯(lián)學會”,學習寫詩。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鍛煉,也寫出了不少詩歌,水平雖然一般,我也將其編輯成書,于2016年6月出版笫二本書,“桑榆未晚情.散文詩歌集”。印刷200本,花4000元,也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及相關單位。

      有人笑我說:“你免費送書很傻......”而我覺得,書作為禮物送給人,并不失風雅,拿到書的人,閱后多少有點啟迪、教育、激勵和鞭策的作用。于是,我又繼續(xù)一邊寫作一邊投稿,并于2018年7月出版笫三本書“醉美俏夕陽.散文詩詞集”。印刷200本,花4000元,仍然免費贈閱給親朋好友及相關單位,繼續(xù)為社會作貢獻。三本書發(fā)出后,得到大家好評。

      我從65歲開始學寫作,我深知自己既無文憑又無學歷,只是初二文化,遠不能與大學生、文人相比,但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刻苦學習,總會成功的。

      在此我首先要感謝的是偉大的共產黨,給我落實政策,讓我有發(fā)揮潛能的空間。第二要感謝編輯老師,他們經常鼓勵我,要多看多寫,并告訴我要改用電腦發(fā)文稿更方便。第三要謝我二位女婿,他們都是文化人,起初寫作時,也得到他倆的指點。

      今年雖已八十有七,我還要發(fā)揮余熱,筆耕不輟。人生在世幾十年,我前半生歷經坎坷,后半生托共產黨的福,得以伸張,過得幸福。兒女們在改革開放感召下,發(fā)展很好,事業(yè)有成,均在邵武買房興家,日子過得很紅火。

      (作者系我市退休干部)


      分享到:
      微觀邵武
      ICP備案:閩ICP備2021003539號 福建省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200012]
      主辦單位:中共邵武市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邵武市融媒體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6227918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舉報郵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聞網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