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英 滄浪讀書會成立之初,書友們上臺分享讀書心得。雖分享者侃侃而談、各有長處,然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劉教授”。 劉教授真名劉秀燕,短發(fā)、個子小巧,裝扮干凈利落,呈中性風。她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愛看書,學識淵博。她第一次上臺介紹自己,便說自己最大的特點是“腳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從此“腳踩西瓜皮”就成了劉教授當之無愧的口頭禪。 但凡書友們上臺分享讀書心得,必是中規(guī)中矩地按照套路來說,即緊扣作品不枝不蔓。劉教授則與眾不同,她是想到哪說到哪,行云流水一般,摸不著邊際。談讀書心得,她也不管與作品有沒有關系,說人說事信手拈來,其語氣之生動,敘事之詳實,往往令人捧腹。在她所說之事中,兩個基本點是跑不了的,一是童年記憶,二是教師生涯。一談到這兩個話題,她便情緒激昂,口若懸河,有時西瓜皮踩到老遠還收不回來。不過,聽眾大多買賬,一個個豎起耳朵,聽得仔細,笑得開心。因為她站在臺上頗有教授之風范,再加上常常引經(jīng)據(jù)典,腹有詩書,所以書友們便贈其雅號“劉教授”。慢慢地書友們喊習慣了,你隨口叫,她也隨口應。 到她家做客,她總是拿出好茶,邊泡茶邊說故事。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主雅客勤,所以有客人上門,她總是殷勤招待,笑臉相迎。她的故事仿佛是用籮筐裝的,總也說不完。她的書房藏書多,書也雜。她讀雜書,文學、歷史都讀。說到歷史故事,她也常常停不下來,說得饒有興致。她說如果可以穿越,她定要回到宋朝去,宋朝文人地位高,犯了錯不要殺頭。而且宋朝有那么多的大文豪,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李清照、陸游、辛棄疾……哪一個都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倘若能與其中一人促膝交談,雖死無憾。說著說著,她的眼里放出光來,仿佛一個人經(jīng)營失敗的商人突然發(fā)現(xiàn)遺落滿地的珠寶,掩不住的一臉燦爛。 她情商高,凡事都要仔細琢磨,于是做起事來,便有不同一般的效果。她說自己做的最值得稱道的一件美事就是給送高考通知書的郵遞員兩塊巧克力。事情是這樣的,她的兒子去年參加高考,結果高中,上了本一線。郵遞員到家里來送錄取通知書,她想到古代高中報信要給賞銀,自己手中又沒有準備什么禮品,情急之下她打開冰箱,看到里邊還有兩塊巧克力,于是如獲至寶。她拿著巧克力遞給郵遞員,郵遞員也如獲至寶,說自己送了十幾年的通知書,還是第一次碰到東家打賞。兩個人惺惺相惜,扯了許多閑話,然后東家滿意而回,郵遞員滿意而歸。這事看似平常,然而細細品來,卻真是一件美事:高中是一美,打賞是一美,樂在其中更是一美。 劉教授做事不拘小節(jié),然而在小節(jié)上亦不輸給別人,這才是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除了愛看書,她在對學生的教育上也頗有心得。因為她有腳踩西瓜皮的本領,所以她的語文課堂總是生動活潑。她講課文,不知不覺又繞到講故事上?!度龂萘x》、《紅樓夢》、《聊齋志異》、《山海經(jīng)》的故事,被她講得饒有趣味,學生自然愛聽。學生犯了錯,她不講大道理,卻有本事讓學生印象深刻,知錯認錯。有一次,班級的班長譏笑另一個“歪脖子”的女孩,結果這個女生哭哭啼啼地報告“劉教授”說班長罵她歪脖子。她正生氣班長“知法犯法”,想狠狠批評一頓眼前這個犯錯誤的男生。結果一低頭,她看到男生手上貼著的“邦迪”。她腦中靈光一閃,叫另一個女生去宿舍拿來一罐鹽,把鹽灑在他的傷口上。男生被小刀割到的傷口經(jīng)鹽巴一腌,疼得他呲牙咧嘴“嘶嘶”地叫喚?!皠⒔淌凇笨吹剿@副模樣,叫他去教室外的水龍頭沖洗掉鹽巴進來。男生進來了,“劉教授”問他:你知道我為什么往你傷口上撒鹽嗎?班長看了她一眼,低下頭說:我知道了。“劉教授”說:往別人傷口撒鹽是最無能的表現(xiàn),我們不能欺負弱小,你要記住,大家都要記住。后來,女生兩年后畢業(yè),要離校的時候,她特意跑到“劉教授”跟前說:老師,謝謝你這兩年維護我,我會永遠記得你。過了二十年,有一次,被劉教授撒鹽的班長在街上碰到“劉教授”,他怕老師記不到他,就說:劉老師,您還記得當年跟鹽巴有關的事情嗎?“劉教授”哈哈一笑說:當然記得,難道你還痛到現(xiàn)在?要不要我?guī)湍愦荡??已?jīng)身為人父的班長聽了,臉“刷”地紅了,他不好意思地說:不痛了,不痛了。傷口早好了,只是您的教誨不敢忘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有趣的人不做作,灑脫自然。和這種人在一起,你會覺得如飲甘露,如沐春風。趣友“劉教授”便是如此。跟她在一起,你會經(jīng)歷很多有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會發(fā)現(xiàn)“有趣”是一種多么難得的品質! (作者供職于邵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