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閩北邵武的熙春山上,有一棟歷史悠久,雄偉壯觀,建筑精華,古樸文雅,積淀著濃厚的中華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醒翁亭”。 據(jù)《邵武府志》《邵武縣志》等史料記載,明代弘治年間,延平太守夏英(字育才),調(diào)任邵武知府。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初夏的一個府休日,夏英與同知陸勉(字懋昭) 和楊元用、朱奎文等一行,興高采烈地步出鐵城西門,走過一座石橋,經(jīng)過一片坡地,便來到了熙春山腰的“熙春昭陽”,大家觀看了周圍的風(fēng)景,便邁步登上了熙春山前峰的 “六噓高嘯”,眾人在六噓亭臺俯瞰樵川山城,只見公宇云連,民居鱗次,綠樹遍地,全城美景盡收眼底。 眾人乘興步入后山間的曲折小道,沿途古樹成蔭,花紅草綠,馨香樸鼻。經(jīng)過了一道壯麗的山梁,夏英等人便登上了熙春山上南、北、西部的雄偉主峰。 夏英等人站立高聳的雄峰之巔,這里環(huán)境清幽,空氣格外清新,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眾人放眼眺望,喜見雄峰北面的富屯溪中,木船揚(yáng)帆,竹排來往,溪河兩畔風(fēng)景如畫;西南面群山連綿,瑞氣飄蕩,奇光閃爍,下面分布著秀麗的村莊和翠綠的田野;東面的山間鶯歌燕舞,蝴蝶歡飛,絢麗多彩。正當(dāng)夏英在燦爛的陽光里贊嘆雄峰景色秀美,風(fēng)光旖旎之時,忽聽站在不遠(yuǎn)處的白發(fā)老漢說:“這里風(fēng)景雖好,卻沒有一個歇腳的地方?!毕挠⒙犃?,也有同感,便上前問老漢姓名,老漢告知姓江名東。夏英道:“老人家,你說的有理?!比缓髮﹃懨愫驮玫热苏f,“此峰是攀登熙春山的最遠(yuǎn)之地,百姓游山觀景,尤其是老人到此,確實(shí)需要一個歇息的場所。我們以后在此建一棟亭樓如何?”大家聽了都說很好。 夏英回府后的第三日,在研究城鄉(xiāng)建設(shè)的府務(wù)會上,提出了在熙春山的雄峰,建一座亭樓之事,參會人員全部贊同。同時決定由同知陸勉負(fù)責(zé),采取以府庫撥銀為主,府員募捐為輔的辦法,盡快投入施工。由于知府夏英的高度重視,陸勉安排的施工人員又抓得緊,僅三個多月時間,一座造型優(yōu)美,結(jié)構(gòu)非凡,彩色華麗的兩層大亭,便聳立在熙春山的雄峰之顛。 時至秋分這天,巧遇府休之日,夏英和府內(nèi)部分人員,以及邵武知縣馮晃等人,攜酒登臨熙春雄峰慶賀亭樓落成。大家上了亭樓不久,忽見江老漢帶著一群手提竹籃,內(nèi)裝大酒壺的青壯年,從東面山梁上走來。夏英等人便走下亭樓問其來因。江東說是昨日得知官府人員,今天上山慶祝新亭落成。為了感謝官府為民建亭,特來獻(xiàn)酒祝賀。夏英說:“我們自己帶了酒來,不需喝你們的酒。”說著叫朱奎文將帶來的酒拿上前來。江東說:“你們這是白燒酒,我們帶來的是自己用山泉水釀出來的純米酒。”接著叫他的兒子江濤把帶來的大酒杯,一一擺放在新亭前面的石板桌上,并斟滿酒。又叫幾個鄉(xiāng)親,將酒杯送到夏英和府、縣人員手里。然后自己端起一杯道:“各位長官平易近人,為了感謝你們關(guān)心百姓,建亭造福,我代表山下民眾先敬各位一杯?!闭f完舉杯一飲而盡。夏英等府、縣人員見盛情難卻,只好先后把杯中酒干了。 為了感謝黎民百姓的深情厚誼,夏英吩咐楊元用把帶來的一竹籃的小酒杯,也擺上石板桌,斟滿酒端到江東等村居民手中。然后對馮晃說:你是邵武知縣,與我同敬鄉(xiāng)親們一杯。于是馮晃與夏英同時舉杯,敬過江東父子等十余人。接著大家互相敬酒,新亭內(nèi)外相當(dāng)熱鬧。夏英又喝了兩杯敬酒后,便以開水代酒。這時酒量大的村民孫魁與府司獄蔡正連干了三杯之后,孫魁向縣主簿顧忠敬酒,顧忠說剛才已喝了兩杯,不能多喝了,于是只喝了半杯。夏英見了稱贊顧忠能控制自己,量力而行。孫魁接著又要敬陸勉。陸勉推托酒量有限,不能再喝。夏英見雙方人員都喝得差不多了,便叫大家安靜下來,放聲說道:“今天我們慶祝新亭建成,與民同樂。喝酒助興,人知常情。我不廢酒,宜不提倡過量飲酒,以免誤事。我酒量有限,以水代酒。陸同知酒量也不太好,但他能文善詩,請他以詩代酒如何?”眾人一聽啪手歡迎。陸勉推辭不過,思索片刻說道:“知府要我以詩代酒。我詩欠佳,望莫見笑。說完張口誦道:“峰頂建亭臺,艷陽送福來,秋分同慶賀,大眾笑顏開?!苯又ㄗh道:夏知府更善詩詞,大家請他也來一首。在大眾的熱烈掌聲中。夏英思忖了一會,放聲誦道:“與民同慶新亭樂,賓客盛情敬酒多。放任貪杯常誤事,保持清醒譜新歌。” “好,好,詩意樸實(shí)妙也!”陸勉連聲喝彩。此時有客道:“公之集客斯亭,不廢酒,亦不流飲,未嘗見公醉,盍此亭以‘醒翁名亭’,可乎?”予笑道:“六一 (宋滁州太守歐陽修)不在酒而以醉名,借山水而醉也。今公不廢酒而以醒名,毋亦寄山水而醒耶?!北娙寺犃水惪谕暤卣J(rèn)為:此新亭用“醒翁亭”命名很好。 夏英回府之后,安排有名望的能人巧匠,書寫、制作了 “醒翁亭”的精品牌匾,長期固定在熙春山的雄峰之巔,這棟座西朝東的大亭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