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视频网站,久久精品电影还看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legend id="4i225"></legend>
    <legend id="4i225"><u id="4i225"><thead id="4i225"></thead></u></legend>

    
    

    1. 滾動新聞:多政策為企業(yè)“松綁” 破解企業(yè)降杠桿難題 福州7月1日起實行新規(guī)
      當前位置: 邵武新聞網>人文邵武> > 正文

      馬星輝:松綁

      2018-07-19 16:26:21 馬星輝來源: 閩都文化研究會  責任編輯: 亭子  

      上 篇

      題記: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聯名發(fā)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信,此舉曾在大江南北引起巨大反響,成為我國企業(yè)改革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至今仍讓世人津津樂道,因為,這封“松綁”信吹響了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號角。

      ?

      1984 年 3 月 23 日,福建省廠長 ( 經理 ) 研究會成立大會

      ?

      ?

      1984 年的春天,一個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

      來自全省各地的55名國企的廠長、經理參加為期三天的“福建省廠長(經理)研究會”成立大會,地點在福州二化招待所,并邀請了省經委領導參會指導。

      會議原本是按部就班,圍繞著所定議題討論如何當好廠長 , 搞活企業(yè)經營。然而,就在3月22日第一次會議上,當福日公司總經理游廷巖發(fā)言時,人們精神為之一振。他說:“在福日公司,我作為總經理擁有充分的自主經營權,能按照市場需要生產銷售產品,從而產生可觀的效益……”

      游廷巖的這些話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根導火索點燃了55個炸藥包,當即引起與會者們的強烈反應。

      大家一肚子苦水傾攜瀉而出,當場有人拍案而起:“要是政府能放松國企廠長經理的手腳,我們能有自主權,甩開膀子干,也可以把企業(yè)做得紅紅火火、風生水起,一點也不會比外資企業(yè)差。”

      ?

      1984 年福建省廠長 ( 經理 ) 研究會成立大會留影

      ?

      1984 年,中國改革開放處于初期階段,正是全面推進以增強企業(yè)活力,尤其是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yè)活力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時期。然而,作為企業(yè)當家人的廠長、經理卻對企業(yè)的財務、經營沒有自主權。計劃統(tǒng)一下達、物資統(tǒng)一分配、產品統(tǒng)一調撥、財政統(tǒng)一收支、價格統(tǒng)一規(guī)定、認識統(tǒng)一安排、工資統(tǒng)一標準。這七個“統(tǒng)一”,完全把企業(yè)廠長、經理給統(tǒng)死了。說白了,廠長經理等于企業(yè)的車間主任,根本無權決定企業(yè)用人和獎金分配等。按指令生產的產品與市場需要不相符,造成大量積壓,廠長經理們明知有錯當糾,卻又無可奈何,一切需要聽從上級主管部門的計劃安排運轉。這種狀況造成了職工吃企業(yè)的大鍋飯,企業(yè)吃政府的大鍋飯,政企不分、權責不分。現行體制的條條框框束縛住了廠長、經理們的手腳。對此,廠長經理們空有一番報國志,卻有勁使不上,真是拔劍四顧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福州機床廠廠長董福森在會上帶頭發(fā)言:“管理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都是企業(yè)的重要支撐,缺一不可。人才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內在動力,而用好人才又是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想把一個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培養(yǎng),但我根本無權任命。”

      福州二化廠廠長汪建華一針見血,毫不客氣地道:“國企‘婆婆’太多,而且一個比一個管得嚴厲。我作為一名廠長,說實話對工廠的發(fā)展無能為力。比如企業(yè)要技改,但得找上面層層審批,哪怕是蓋間廁所這樣一件小小的事情,也是研究很久還解決不了,而發(fā)展契機往往就這樣錯過了。”

      邵武絲綢廠廠長翁亨進亦舉例道:“的確如此,在去年的‘廣交會’上,我們廠和外商簽了合同,但并不算數,項目必須等上面主管批準才行,人家耗不起時間、等不了答復走人,最后黃花菜都涼了?!?/p>

      ……

      與會的廠長經理們爭先恐后發(fā)言,矛頭紛紛指向種種弊端。在此起彼伏的抱怨聲中,會議偏離了主題,變成了一場充滿激情的“訴苦大會”。

      參會的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兼省企業(yè)管理協會副會長黃文麟始終神情嚴肅、沉默不語,在認真傾聽大家的發(fā)言。他對企業(yè)掌門人的無權之苦深表同情,贊賞他們對改革的渴求與心愿。確實,長期以來,國有企業(yè)被高度集中的舊體制捆住了手腳,生產計劃、原材料、產品、工資獎金、干部人事等全得由政府主管部門說了算,企業(yè)只有壓力,沒有動力,更談不上活力。黃文麟的身份雖然代表著政府部門,但他覺得自己應當換位思考、實事求是,應當責無旁貸地幫助他們。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后,他騰地立身而起,提出建議:“你們55位廠長、經理們可否聯名向省領導上書?”

      他話音剛落,在瞬間的寂靜后,會場立時一片沸騰起來,眾人紛紛表示贊同。經過商議后,認為這是涉及體制改革的大問題,如若打個報告,按一般渠道、一般方式逐級上報省委書記,可能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是沒有回音,石沉大海。要改革,就先從報告的方式上改起,采取超常規(guī)的舉措,越級報告,直接上書省委書記項南同志。

      當下,激情燃燒的廠長經理們恭請黃文麟出面,將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主筆起草了《請給我們放權》的呼吁信。次日上午,在第二次會議上對呼吁信進行討論修正,得到與會者全體一致通過。這封信提出企業(yè)要五個方面的權力:

      一是領導班子的選人用人權。企業(yè)干部管理除工廠正職由上級任命外,副職應由廠長提名,然后由上級主管部門考核任命;其余干部由企業(yè)自行任免,上面不要干預。

      二是干部制度的改革權。破除“終身制”和“鐵交椅”,實行職務浮動,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干”能“工”。

      三是獎勵基金的主要分配權。企業(yè)提取的獎勵基金,企業(yè)應有權支配使用,有關部門不要干涉。獎金隨著稅利增減而浮動,不封頂,不保底。企業(yè)內部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行諸如浮動工資、浮動升級、職務補貼、崗位補貼等多種形式的工資制度和獎懲辦法。

      四是指令計劃外的生產經營決定權。在完成國家計劃指標的情況下,企業(yè)自己組織原材料所增產的產品,允許企業(yè)自銷和開展協作,價格允許“高進高出”,“低來低付出”。

      五是領導體制的改革權。改革企業(yè)領導制,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擴大廠長權力等。

      ?

      下 篇

      55 名廠長、經理全都鄭重地在呼吁信上簽了名字,為了表明改革的決心,廠長經理們在呼吁信結尾時言道:“我們要這些權力,絕不是為了以權謀私,今后如果有人濫用權力、牟取私利,搞違法亂紀,當受黨紀、政紀直至國法懲處?!?/p>

      ?

      ?

      ????? 國內主要媒體對此次大會的報道

      ?

      黃文麟當天就把這封信送到了省委書記項南的辦公室。信送出后,人們忐忑不安,包括黃文麟在內的省經委領導,不知結果如何,命運如何。不可否認,這封信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要冒一定的政治風險。在有些人看來,這55名廠長經理之舉有些缺乏理智與沉穩(wěn),是頭腦發(fā)熱的一時沖動。

      慶幸與欣喜的是,很快得到了省委書記項南秘書的回話,他說項南書記不僅認真閱看了此信,而且作了重要批示。秘書在電話中放緩語速,一字一句地傳達省委書記的話:“此信情辭懇切,使人有一種再不改革、再不放權,真的就不能前進了的感覺,有必要將這封信公之于眾?!表椖厦貢€告訴大家:“呼吁信已交給福建日報社,將會很快見諸報端?!?/p>

      當年福建省 55 名廠長、經理要求“松綁放權”一事,如若沒有省委書記項南的全力支持,就不可能在省黨報上發(fā)出這石破天驚的“松綁放權”之吶喊,亦沒有緊接著頃刻間席卷全國國企改革之風,更不可能成為中國改革史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經典范例。

      明者遠見于未萌。在此之前,一直為企業(yè)改革操心的福建省委書記項南早已經過深入調研,了解當時僵化的經濟體制對企業(yè)經營和發(fā)展有多大的阻力: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國有企業(yè),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束縛,生產經營沒有自主權,步履蹣跚、難以前行。項南敏銳地意識到,企業(yè)家們反映的問題,并非孤立現象,而是在全國帶有普遍性的體制問題。這55名廠長經理的呼吁信,何嘗不是一個推動城市經濟改革、使企業(yè)突破舊體制束縛的契機?

      項南深思熟慮后,果斷決定:在他主政的福建省打一場能沖破舊體制、有影響、在神州大地產生轟動的戰(zhàn)斗,來一場集聚企業(yè)緊迫需要、領導強力支持、媒體全面配合的“松綁放權”大變革。

      于是,項南不僅在信上作了批示,而且親自撰寫導語,連在《福建日報》上的刊發(fā)時間、版面、位置這些細節(jié),也都在批示中作了指示。

      1984 年 3 月 24 日,《福建日報》以《五十五名廠長、經理呼吁——給我們“松綁”》為題,在頭版頭條全文公布呼吁信,并配發(fā)了編輯部導語。

      《福建日報》準確無誤地發(fā)出了福建省委決策層鼓勵“放權”的信息,發(fā)出了企業(yè)改革的重大信號。這立即得到了省級部門敏銳的快速反應:

      省經委提出十項措施,包括鼓勵直接出口產品、下放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權等;

      省財政廳提出,同意企業(yè)獎金由其自行支配,不封頂、不保底,內部實行浮動工資;

      省委組織部和省人事局提出措施,同意企業(yè)中層干部由企業(yè)自行任免,打破干部終身制;

      省勞動局提出,企業(yè)可根據勞動計劃公開考核招工,企業(yè)有權選定工資形式,明確規(guī)定給企業(yè)擴大自主權;

      省政府則接連下發(fā)了7個文件落實企業(yè)自主權,很快就出臺了10多項給企業(yè)“松綁放權”的政策。

      賢士言:“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福建的“松綁放權”之戰(zhàn),精心策劃、政策有力、措施到位,給企業(yè)注入了生機活力。后來事實證明:“松綁放權”之后,企業(yè)經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不久,《人民日報》在二版頭條顯著位置,不僅報道了55位廠長、經理呼吁“松綁放權”的消息,還補充了福建有關部門重視呼吁的內容。同時,配發(fā)了權威性的“編者按”,對福建省的做法表示贊賞。很快,全國各地的主流報紙也紛紛在重要版面,連續(xù)刊發(fā)福建省55名廠長經理呼吁“松綁放權”的后續(xù)報道,“松綁放權”成了當時國內推動國企改革影響最大的事件。

      ?

      福建省 30 位企業(yè)家給習近平總書記寫的信

      ?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

      ?

      中央高層亦對福建“松綁放權”給予了高度評價與實際行動的支持:國家體改委邀請黃文麟與游廷巖、劉維燦等5人專程赴京匯報;中央黨校約請他們座談,探討企業(yè)改革的理論問題;兩個月后,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yè)企業(yè)自主權的暫行規(guī)定》,不僅肯定了“松綁放權”的初衷,而且制定了給企業(yè)擴大自主權的政策。中國的國企廠長經理們?yōu)榇藲g呼不已,向福建55名敢為天下先的勇者致禮。

      時有著名經濟學家評價道:“這是我國企業(yè)改革史上企業(yè)經營者第一次吃‘螃蟹’,第一次向政府要權力,這是我國解放思想的一大成果?!比藗兂姓J:由福建發(fā)端,繼而在全國推而廣之的為企業(yè)家“松綁”放權,是中國企業(yè)改革的第一步,它在全面推進城市體制改革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和推動作用。

      古人曰:“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备=ó斈旮母镏聻椋瑸槭廊烁叨日J可與推崇。為此,十年之后的1994年1月,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qū)企業(yè)家協會聯名向中國企業(yè)管理協會提出申請,要求設立全國“企業(yè)家活動日”。從此,“企業(yè)家活動日”成了一年一度的企業(yè)家聚首盛會。30多年來,“企業(yè)家活動日”在越來越多的城市舉辦,而第十屆、第二十屆這些“逢十”的紀念日都選擇回到福州舉辦,由此可見,人們對福建55位廠長、經理敢為天下先,勇于破繭的勇氣表示出深深的敬意,“松綁”折射出了福建人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敢拼就會贏的典型性格。

      2014年5月18日,福建省30位企業(yè)家在福州聚會,紀念福建55位廠長、經理呼吁為企業(yè)“松綁”放權30周年,并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抒發(fā)了福建企業(yè)家們的追夢情懷。

      習總書記在回信中贊揚道:“30年前,福建55位企業(yè)負責人大膽發(fā)出給企業(yè)‘松綁’放權的呼吁,很快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成就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一段佳話,我對此印象猶深。如今你們作為多種所有制、多種類型的企業(yè)負責人,就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提出建言倡議,很有意義?!?/p>

      (轉自《閩都文化》2018年第四期)

      分享到:
      微觀邵武
      ICP備案:閩ICP備2021003539號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200012]
      主辦單位:中共邵武市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邵武市融媒體中心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6227918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舉報郵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聞網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