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五千年的人文歷史,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尊老愛幼是中國流傳五千年的美德。在我國,作為“老、弱、病、殘”公車讓座、治病優(yōu)先、無需排隊優(yōu)先購物等凡事予以優(yōu)先照顧是無可厚非之事,甚至連我國各種法律法規(guī)中亦有明確關(guān)于保護“老、弱、病、殘”的法規(guī)條例。而筆者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基層的城管隊員,對于這么一群特殊人群可謂是“又愛又恨”,接下來說的,就是城管和他們之間的不可不說的故事。 故事一:筆者有個同事,姓羅,負責我市物委麻坪巷附近的市容工作,這天早上8點,他在清理麻坪巷的早市,(每天早晨,麻坪巷都會有原城南市場的一些攤販及附近村郊的菜農(nóng)在此進行早市批、販菜,這些人大多在早晨8點就會主動收攤離開。)大部份攤販已經(jīng)收攤離開時,小羅發(fā)現(xiàn)有一位“新面孔”還在擺攤大賣,疑惑之下,小羅上前了解情況。這位新來的攤主是一位五十余歲的大媽,看到小羅走近,還不等問話,她便遞上了一本紅紅的本子——“殘疾證”,“看看,我可是殘疾人,政府都照顧我,你不要來趕我,你趕我也不會走的。”小羅看看大媽,再看看手中的“殘疾證”,雖然大媽說話很不客氣,小羅還是惻隱之心大動,但他看看已經(jīng)干凈整潔的街道,再看看大媽放在馬路上的麻布菜攤,他耐著性子,好說歹說,終于將大媽請上了馬路旁的人行道,還專門挑了一塊曬不著太陽的地方,另奉上汽水一瓶,在與大媽定好“約法三章,不攔路,不叫賣,不亂丟”后,又說好下不為例,這時小羅心里還挺有成就感的,我又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怎料,當?shù)诙煨×_上班時,這位大媽又出現(xiàn)了,小羅心里還挺納悶,不是昨天說好下不為例么,怎么又來了?于是第一天的事情又重演了一遍。這次小羅再三和大媽叮囑,照顧一次已經(jīng)是特例,兩次已經(jīng)是非常破例了,他將附近幾塊有著“扶老、扶貧、扶殘”的菜場地址詳細的告訴大媽,請大媽另覓一塊良地,大媽亦點頭說好。然而第三天,第四天,每當小羅上班時,大媽又出現(xiàn)了,而且都不用小羅說,她自己就在邊上覓了一塊好地方擺上,已經(jīng)說什么都不肯走。本就對此事頗有微詞的其它攤販便指責小羅做事不公,甚至有幾名平時自覺的攤販也借此機會,“她不走,我們也不走了?!敝敝列×_將此事匯報到中隊,其他隊員過去幫忙引導(dǎo)勸離,再幫那位“殘疾”大媽在西門市場找到一個攤位此事才算平息。事后,小羅不止一次的和同事家人說起此事,“我只是想幫幫她,我做錯了嗎?”再之后,小羅碰到此類事情,不管你是老還是少,是否殘疾,他一概同視,即使偶爾有碰到偷滑耍賴或倚老賣老的,他也冷下臉來予以驅(qū)離。 故事二:我市的南關(guān)菜場到躍進路路口的短短一百米路段是出了名的,由于地處我市最大的蔬菜集貿(mào)市場旁,又是幾個路段的中心點,交通便利,另外,也是因為許多年的市民習慣使然,這里就變成了我市最大的早市集貿(mào)地。每天早晨四五點,已經(jīng)是擠得滿滿當當?shù)?,滿地擺得是青菜瓜果、雞鴨等物,若是碰到節(jié)假日,那更是要擺放的水泄不通的,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xù)到城管隊員上班后。每天早晨,負責躍進路的幾名城管隊員一上班就開始了早市的勸離工作,這時早市的攤販們就會陸陸續(xù)續(xù)開始收拾自家的東西離開,而每到這時,城管隊員的“真正”工作才剛開始?!鞍⒁?,你看這么遲了,快收拾收拾走吧,我來幫你收東西?!薄ⅰ按髬?,已經(jīng)很遲了,再不走一會太陽大了要把菜曬干了?!?、“老人家,你看別人都走了,咱們也收拾了走吧?!标爢T們兩個一組,挨個的幫著余下不肯離開的十幾個攤子收東西,還得一邊收一邊說好話。這十幾個攤子可是來歷不凡,平均年齡均在60以上,大爺大媽不是鄉(xiāng)農(nóng)進城就是下崗職工,有幾家還吃著低保,對于這么一群人,城管隊員也沒了睥氣。“你要是不主動上去勸,上去搬,甚至有時候還要嚇嚇他們說要暫扣東西,他們壓根就不甩你……”說起這個情況,該路段的同事們也是無奈,“照道理說,人活老了,老有老德,可我們好話說遍,他們還沒有好臉相迎,一個個臉臭的,不舒服的時候還要罵你幾句過癮,有的時候工作做不通了,聲音大了點,過往的行人又往咱身上扣不尊老的大帽子,你說該咋辦?”“什么辦法也用過了,辛苦半天幫他們在市場里聯(lián)系好免費的攤位,又幫他們搬進去,一會你不注意,他又出來了,反正他們知道你不會扣東西,也不怕你扣他東西,你一扣他就鬧,就倚老賣老,你一點辦法也沒用?!薄斑@附近的商家行人都知道他們,有時候還會幫我們說說話,但不知道的人更多,一看到我們給他們做工作就說我們過份了,什么欺負老年人,你家也有老人之類的……”最后,負責該路段的組長總結(jié)說“目前我們城管對于此類鄉(xiāng)農(nóng)進城,殘疾低保及老齡攤的政策是相對寬容的,在制度上也是相對傾斜的,對其都采取好言相勸,幫扶找位等方法勸導(dǎo)、勸離,久而久之,這些人便依仗著自身年齡老,城管沒辦法處理等原因,便對城管工作采取拒不配合,能賣多久賣多久的態(tài)度,對我們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一個不好解決的‘老大攤’問題?!?/p> 故事三:筆者所在中隊的轄區(qū)包括了音樂噴泉,大家都知道,入夜后的音樂噴泉五光十色,人聲鼎沸是大家散步休閑的好去處。而川涌的人流就為音樂噴泉吸引來了形形色色的各類小吃及燒烤攤點,小吃燒烤攤點一多就亂,胡亂的擺放就導(dǎo)致街道巷子及過往行人車輛的擁堵;吃小吃的人多了,垃圾也多,紙巾木簽隨意亂飛,把人間仙境般的音樂噴泉快變成了垃圾滿地,更別說燒烤的煙氣讓附近的居民輕易不敢把窗戶打開。音樂噴泉就這樣成為我們城管需要持續(xù)整治的夜間難點。與往年的強制性方法不同,今年,我隊通過約談、走訪、調(diào)查,將噴泉附近三十余戶攤點資料進行收集建檔集中管理,對其中存在各種困難的個別攤點建立幫扶機制。其中一位陳姓大姐引起了我們的同情和關(guān)注,陳大姐今年50歲,老公孩子均身患疾病不能務(wù)事,全家的收入僅僅靠著陳大姐晚間所經(jīng)營的一個小小的瘦肉羹攤子來維持,得知并確定陳大姐的情況后,我們決定對其采取特別幫扶機制,與噴泉管理處一起為其尋找合適的擺放地點并免去她的其它費用。陳大姐以前也曾與我們打過游擊,也曾被我們暫扣過桌椅等物,但她從未想過城管會主動幫她找位置擺攤還免除后顧之憂,當她得知攤位問題解決時激動的眼淚一直往下掉。 通過這幾個故事,大家可以初步理解到我們城管在對待這些“老、弱、病、殘”所形成的問題上的態(tài)度及無奈尷尬之處,不僅僅是我們的城市,在我們國家的大部分城市中,類似此類問題還有許多。城管管了不對,不管也不對,幫了不行,不幫也不行,而這些特殊人群是我們國家社會體制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城管為民服務(wù)做實事行進路程中的一部分。在此,作為一名小城管,筆者代表全國的城管同事向大家保證,碰到了這些事,我們該管的還是會管,該幫的還是會幫,這里,還請廣大群眾們在我們城管有需要的時候能幫幫我們,或者,你們能幫我們出出主意,如何在愛老、敬老的同時從根本上維持好我們的市容市貌。
|